衛生教育文章-認識骨質疏鬆症

By Published On: 16 4 月, 20250.7 min read
Table of contents
Share Post

一、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身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大約在20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逐漸減少,

如果骨質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二、哪些人容易有骨質疏鬆症?

(一)停經後婦女與70歲以上的男性,家庭成員有人患有骨質疏鬆症。

(二)甲狀腺疾病、洗腎及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

(三)缺乏運動、飲用大量咖啡、抽菸、酗酒者。

三、常見的症狀

脊椎壓迫性骨折導致的腰酸或背痛、行動不便與關節變形,甚至駝背、變矮等,脊椎過度彎曲時會造成呼吸困難。

四、如何知道有無骨質疏鬆症

透過X光雙能量吸收儀 (DXA)檢查,可以準確測量骨質密度。

五、保骨處方

(一)規律運動,訓練肌力:如健走、跑步、登山、游泳、有氧運動等,建議每週3次,每次至少持續30分,且養成持之以恆的習慣,才有較佳的運動效果。
(二)於清晨或黃昏時曬太陽10-15分鐘,幫助皮膚合成維生素D。
(三)避免彎腰搬重物或是過度轉腰的運動:這些運動或動作會對腰椎產生極大的壓迫力。
(四)保持適當體重,不吸菸及節制飲酒,避免過度飲用咖啡,避免熬夜等不健康生活形態。
(五)採均衡飲食,可參考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增加鈣質及維生素D的攝取,鈣質營養懶人包-真不是鈣的:
(六)藥物處方:勿自行服藥,需由醫師評估病人狀況而定,治療需持續3-5年,不可隨意中斷療程。

參考文獻

Wang GY.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and nursing. In: Wang GY, Liu XE, Feng RF, chief editors. New Medical-Surgical Nursing, Vol. 2. 6th ed. Taipei: Yong Da Publishing; 2019. p.114–123.
(王桂芸.肌肉骨骼系統疾病與護理.載於:王桂芸、劉雪娥、馮容芬總校閱.新編內外科護理學下冊.第六版.台北:永大書局;2019.頁114–123。)

Health Promotion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Division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 and the importance of calcium for bone health [Internet]. Taipei: Health Promotion Administration, MOHW; 2022 Oct 20 [cited 2025 Apr 16]. Available from: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76&pid=1620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預防骨鬆骨骼健康「鈣」重要.2022年10月20日 [引用於2025年4月16日].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76&pid=16200)

Health Promotion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Division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Understanding osteoporosis [Internet]. Taipei: Health Promotion Administration, MOHW; 2023 Sep 21 [cited 2025 Apr 16]. Available from: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34&pid=1196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慢性疾病防治組.認識骨質疏鬆症.2023年9月21日 [引用於2025年4月16日].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34&pid=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