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nirbyheaven

我是高橋秀長醫師 https://drtakahashireal.carrd.co/ 您的乳腺有事,就是我的事 🇯🇵 乳房專科|乳房外科 乳癌|良性乳腺疾病 無痛乳房篩檢 乳房重建|脂肪移植 癌症遺傳諮詢|基因檢測 台湾高雄在住の日本人 🇯🇵 医師です。 乳腺のことなら、まかせてください。 📍門診時間 高醫本院:週三早上、週五下午 岡山高醫:週三下午

化療常見副作用與自我照護:乳癌病人的照顧指引

化學治療是癌症治療的重要一環,但副作用也是許多病人最擔心的問題。事實上,大部分副作用都會在療程結束後逐漸改善,且每位病人的身體反應與嚴重程度不同。 以下彙整常見副作用與自我照顧方式,幫助病友在治療期間保持舒適、減少併發症,順利完成療程。 一、噁心、嘔吐、食慾不振 多在化療當天或隔天發生,通常在3–5天後逐漸改善。 建議: 採少量多餐、選擇自己喜愛的食物 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如:豆漿、蒸蛋、肉類 避免油膩、辛辣、重鹹食物 可食用溫涼食物或冰酸類食物,如酸梅、三明治 二、便秘或拉肚子 [...]

By |2025-05-17T15:57:58+08:0016 4 月, 2025|化學治療照護|0 條評論

癌症病人口腔護理衛教:清潔步驟、工具與飲食建議

口腔是消化系統的第一站,也是最容易因治療產生副作用的部位之一。良好的口腔護理不僅能預防口臭與黏膜炎,也有助於提升整體生活品質與治療順利進行。 一、口腔清潔的目的 維持口腔濕潤與完整性 增加口腔舒適感 預防口臭、口腔潰瘍 按摩牙齦、促進血液循環,維持牙齒健康 二、口腔清潔工具建議 牙刷:選擇軟毛或兒童牙刷,建議使用前以溫水浸泡5–10分鐘,降低口腔摩擦刺激。 牙膏:含氟牙膏有助於降低蛀牙風險。 漱口水:選擇不含酒精或刺激性的溫和配方,也可使用0.9%生理食鹽水。 [...]

By |2025-05-16T16:12:09+08:0016 4 月, 2025|化學治療照護|0 條評論

衛生教育-人工血管自我照顧注意事項

人工血管(Port-a-Cath)是許多乳癌病人接受長期化學治療時不可或缺的醫療設備之一。透過植入式注射座與導管系統,不僅可減少反覆扎針造成的靜脈損傷,也能提升藥物注射效率與病人舒適度。 以下整理人工血管的使用目的、住院與返家照護注意事項,讓病友安心配合療程、減少併發症風險。 一、人工血管是什麼? 主要用於需長期接受化學治療或輸液治療的病人。 透過手術方式,將注射座(port)植入皮下組織,並連接一條細長導管至接近心臟的大血管。 注射座外觀約為 10 元硬幣大小,能穩定供應藥物,並降低反覆靜脈注射帶來的不適。 二、住院期間的人工血管使用方式 手術完成後,隔天即可開始使用人工血管進行點滴或化療。 [...]

By |2025-05-16T12:08:10+08:0016 4 月, 2025|化學治療照護|0 條評論

乳癌治療飲食建議

乳癌治療期間飲食考量 乳癌治療期間有分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抗賀爾蒙治療以及治療療程結束的不同週期 不同週期的飲食考量都有不同的飲食考量,以下為上述的療程期間做飲食的參考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後飲食目標 為了提供幫助傷口復原之營養來源,需要攝取足夠熱量與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礦物質鎂、鋅、鐵 其中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有:魚、雞、鴨、蛋、奶、豬、牛、羊、黑豆、毛豆、黃豆及其製品,如豆漿、豆腐、豆花、豆干、豆包 而含維生素A的食物可以促進生長、維持皮膚和黏膜完整性,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牛奶、蛋黃、肝臟、地瓜、胡蘿蔔、木瓜、深色蔬菜 含維生素C的食物則是可以抗氧化、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構成細胞間質成分,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芭樂、奇異果、木瓜、香吉士、聖女番茄 要特別注意,手術後要避免飲用酒精以及辛辣的食物 [...]

By |2025-05-15T00:18:29+08:0016 4 月, 2025|營養與飲食|0 條評論

體重管理與乳癌:研究證實,維持健康體重可降低復發風險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位居發生率第一、死亡率第四。 在亞洲女性中,最常見的發病年齡為45–49歲,其次是50–64歲。不論是否為更年期族群,肥胖皆與乳癌風險,癌症復發及不良預後有密切關聯。 為什麼肥胖會提高乳癌風險? 研究指出,體脂肪組織會產生雌激素(estrogen),尤其在停經後,脂肪成為體內主要的雌激素來源,因此脂肪愈多,雌激素濃度愈高,對乳房組織刺激也愈強,特別影響ER+ / PR+型乳癌的預後。 此外,乳癌患者在治療後常出現體重上升情況: 化療後:約 8 成病友會增加體重 [...]

By |2025-05-05T15:13:55+08:0015 4 月, 2025|營養與飲食|0 條評論

癌症病患營養怎麼吃?三步驟掌握熱量、蛋白質與補充品,體力跟得上療程!

癌症本身會讓病人產生飽足感,加上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如味覺改變、噁心、疲倦等,讓不少患者食慾下降、進食困難。如果長期飲食攝取不足,就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甚至導致療程延後、中斷。 因此,歐洲腸靜脈營養學會(ESPEN)於2021年提出指引:癌症確診後,應即刻進行營養篩檢與介入。 以下是專為病友設計的營養調理三步驟,協助你在治療前、治療間歇期,將身體狀況調整至最佳狀態,讓你有體力勇敢面對療程!迎戰癌症! 第一步:自我檢測營養不良風險 若出現以下任一狀況,可能代表已有營養不良風險: ● 食物攝取量明顯減少 一週內無法進食或 攝取量少於60%且持續超過1–2週 例:從能吃完整個便當,變成只能吃半份或更少 [...]

By |2025-05-05T14:02:46+08:0015 4 月, 2025|營養與飲食|0 條評論

【乳癌防治新趨勢】腸道健康與乳癌風險的驚人關聯

近年來,腸道菌與乳癌之間的關聯,成為醫學界廣泛關注的重要議題。多項研究指出,腸道菌種類與其代謝產物,直接影響致癌與癌化過程。 腸道菌失衡,乳癌風險上升 一項2021年發表於《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的研究【1】指出,腸道細菌失衡會導致女性荷爾蒙(特別是雌激素)增加,進而提升乳癌風險。 具體發現包括: 停經前乳癌患者:益生菌缺乏,腸道環境不健康。 停經後乳癌患者:腸道內病原菌增加。 [...]

By |2025-04-30T13:08:08+08:0014 4 月, 2025|營養與飲食|0 條評論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