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林 碩彥

該作者尚未填入任何詳細資訊
So far 林 碩彥 has created 57 blog entries.

乳癌有哪些分類?

乳癌有哪些分類? 乳癌的治療千百種,到底怎麼選擇呢? 乳癌的治療方式可不是隨便亂挑的,醫師團隊會根據癌症的類型、腫瘤大小和位置、以及病情進展等因素來量身訂做治療計畫。聽起來很複雜?別擔心,讓我們用簡單的方式來看看乳癌的分類吧!   一、看起源點,乳癌有兩種「家族」 乳管癌家族:從乳房裡負責輸送乳汁的「乳管」開始。 乳小葉癌家族:從乳房裡負責製造乳汁的「乳小葉」出發。   簡單說,就是癌細胞的「出生地」不同啦! 二、看擴散特性,乳癌又分兩大「個性」 [...]

By |2025-04-29T22:06:32+08:0024 4 月, 2025|Uncategorized|0 條評論

乳癌到底怎麼發生的?

乳癌到底怎麼發生的? 有些人以為乳癌是因為太倒楣,但其實背後原因複雜得很,連醫生也沒辦法百分之百說清楚。不過,至少我們目前知道幾個重要的「嫌疑犯」,像是「荷爾蒙」和「基因突變」,就是乳癌的大咖危險因子啦! 危險因子1:荷爾蒙的「小心機」 你知道嗎?女性荷爾蒙雖然讓我們擁有女性魅力,但也可能悄悄助長乳癌的生長速度喔!比如說,像以下這些情況都可能會提高乳癌的風險: 初經來得特別早,或停經特別晚。 一輩子都沒有生過寶寶。 第一次生小孩超過30歲才開始。 沒有哺乳經驗。 如果你中了上面幾個條件,也不用馬上嚇得尖叫,但記得定期檢查,乳房健康早一步掌握很重要! 危險因子2:基因突變的「大麻煩」 [...]

By |2025-04-29T22:15:31+08:0024 4 月, 2025|Uncategorized|0 條評論

乳癌是從哪裡長出來的?

乳癌是從哪裡長出來的? 乳房不只是展現女性魅力的重要象徵,更有著非常實際的功能——製造母乳,為新生寶寶提供營養。其實,乳房裡面藏著幾個重要的「夥伴」,我們一一來認識一下吧! 乳小葉:乳房的小型「牛奶工廠」 乳小葉可以說是乳房裡的小型工廠,專門負責製造營養滿分的母乳。如果這個小工廠的細胞不小心失控,開始變成癌症,那麼這種癌症就叫做「乳小葉癌」。不過,這種類型的乳癌比較少見。   乳管:乳汁的輸送管道 乳管就像乳房內的小通道,負責將製作好的母乳運送到乳頭,方便寶寶飲用。而乳癌最常出現的位置就是在乳管,這種癌症被稱作「乳管癌」。   乳頭:乳汁的出口站 乳頭就像乳房的出入口,乳汁通過乳頭流出來。有時候乳頭也可能會生病,罹患一種比較罕見的乳癌,稱為「柏哲氏病(Paget [...]

By |2025-04-29T22:16:01+08:0024 4 月, 2025|Uncategorized|0 條評論

什麼是乳癌?

女性乳房是由乳房小葉、乳腺管、脂肪和結締組織、血管以及淋巴管組成1。 當乳房細胞異常生長、增生而形成腫瘤團塊,就會造成乳癌1。多數乳癌發生在乳腺管或乳小葉,但由於乳房含豐富血管、淋巴管及淋巴結等 乳癌細胞容易隨著血液或淋巴循環,擴散到乳房以外的淋巴結或其他器官,如:骨頭、肺臟、肝臟、腦部等2。 乳癌的分期1,2 乳癌的分類與分期是醫療團隊評估您的治療方式的重要依據。 除了您最初接受的乳房攝影以外,可能會需要進一步的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 (CT)、核磁共振(MRI)、正子攝影(PET) 以及骨骼掃描等,確認腫瘤大小及侵襲狀況。 過程中,您的醫療團隊可能使用「第二期」或「第三期」等乳癌的分期術語向您解釋病情。 乳癌分期是依據一系列的字母與數字來表示描述腫瘤尺寸與擴散狀況,判斷的依據包含: [...]

By |2025-05-01T09:51:32+08:0024 4 月, 2025|Uncategorized|0 條評論

衛生教育-乳房自我檢查

乳房自我檢查   一、乳房自我檢查的重要性 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若能正確執行乳房自我檢查,便可及早發現、及早就醫。 二、乳癌主要症狀 乳癌症狀包含乳房腫塊、乳頭凹陷、乳頭異樣分泌物、乳房皮膚橘皮樣變化或紅腫潰瘍、腋下淋巴結腫大。 三、哪些人要做乳房自我檢查 未生產者、30 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具乳癌家族史(指母親、女兒或姊妹曾得過乳癌)、單側得過乳癌、12 歲前初經、55 [...]

By |2025-05-01T09:54:23+08:0023 4 月, 2025|Uncategorized|0 條評論

三陰性乳癌-早期及局部晚期(第一至第三期)的藥物治療

三陰性乳癌-早期及局部晚期(第一至第三期)的藥物治療 三陰性乳癌缺乏賀爾蒙受體和HER2受體表現,主要依賴手術及化學治療為主。 因為行為表現上較為惡性,復發風險大,因此即使早期診斷也常需要術前的前導性(或稱新輔助)治療以及術後的輔助性治療。 美國癌症治療指引 ( NCCN ) 也強調,對於高風險的早期三陰性乳癌患者,應積極考慮術前化療,以提高手術時的病理完全緩解率以及長期的存活率 術前(前導性,或稱新輔助)治療 術前的前導性治療,主要希望有幾個作用,包含希望增加乳房保留手術的機會、把無法開刀的病灶治療為可開刀的病灶、提供藥物反應的效果資訊、提供緩衝時間思考是否希望接受基因檢測或是乳房重建手術 [...]

By |2025-05-02T11:13:42+08:0021 4 月, 2025|三陰性乳癌|0 條評論

三陰性乳癌-遠端轉移乳癌(第四期)的治療

三陰性乳癌-遠端轉移乳癌(第四期)的治療 當疾病發展到第四期(遠處轉移)時,治療策略主要聚焦於延長生存期、控制症狀和提高生活品質。 目前隨著新藥的推陳出新,第四期乳癌病友的治療選擇日益多元,可以嘗試透過 免疫治療、PARP抑制劑、或是抗體-藥物偶聯物 等精準治療,幫助病友爭取更多的時間。 第四期的乳癌,隨著腫瘤擴散至遠處器官,在治療上仍有努力的空間。若是控制得宜,也是可以達到不錯的生活品質 從文獻回顧上可以得知我們最常控制的器官轉移部位不外乎就是肺、肝、腦、骨骼等若是可能,希望也可以取得轉移器官的切片,以利分析最新治療選擇。 轉移部位 常見於 預後影響 [...]

By |2025-04-29T22:27:53+08:0021 4 月, 2025|三陰性乳癌|0 條評論

衛生教育-孕期乳癌

孕期乳癌 孕期乳癌 (pregnancy associated breast cancer, PABC) 是指在懷孕期間或產後一年內診斷的乳癌。 雖然發生率不高(約佔45歲以下乳癌患者的4%),但由於生育年齡延後,這類情況逐漸受到關注。 對於懷孕中的母親來說,不僅要面對乳癌的挑戰,同時還要兼顧胎兒的安全,因此治療時必須特別謹慎,關於孕期乳癌的治療,目前仍持續更新中,若有疑問請隨時與我們聯絡討論。 [...]

By |2025-05-01T09:44:23+08:0021 4 月, 2025|特殊族群乳癌|0 條評論

衛生教育-高齡者乳癌

高齡乳癌 乳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癌症,發病率位居第一。根據統計,台灣乳癌多在45-64歲之間發生,其中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約有213例,而50-64歲約210例。不過近年來,乳癌患者的平均診斷年齡逐漸往上升,同時也有較年輕患者出現的趨勢。一般來說,65歲以上被視為高齡,也有部分標準定義70歲以上為高齡乳癌族群。因為這些患者常伴隨心臟病、糖尿病,治療起來會更複雜,所以在治療前評估身體種況就會變得更加的重要。   如何評估是否適合治療 在治療高齡乳癌病友時,我們不只看實際年齡,更要評估整體健康住況(也就是功能年齡)。 例如: 先估算健康駐泰,若非常聊好,可預期生命超過五年,可考慮標準化療,美國家醫科統計資料指出,85歲左右可能就是一個簡單的決策界線。 可以使用一些簡便的問卷工具來檢查病友是否有共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身體功能、認知能力、營養狀況以及骨密度等。 許多專家建議,高齡乳癌的治療最好由乳房外科、血液腫瘤科、老年醫學及放射腫瘤科等多科合作,共同照顧,這樣能提高病友的治療成效。 儘管有些高齡病友能接受與年輕人相同的標準治療,但實際上,高齡患者參與全球臨床試驗的比例仍偏低,因此在何謂「標準治療」上常會出現爭議。但可以參考類似研究結果,提供全方面治療,同時兼顧生活品質。 [...]

By |2025-05-01T09:37:53+08:0021 4 月, 2025|特殊族群乳癌|0 條評論

癌友分享-歌唱大賽

癌友歌唱大賽 唐曼麗 姊妹 高醫木棉花關懷俱樂部   我們人的一生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每一個第一次,都會深深印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今天我要來談談,木棉花健康舞團第一次參加長庚醫院主辦的癌友歌唱大賽,分享參賽經驗。 在比賽前兩週,社工師春雅在健康舞團群組裡,發佈了長庚醫院將舉辦癌友歌唱大賽的訊息,並鼓勵姊妹們報名參加,因大家討論後,覺得我們既不夠專業 也沒比賽經驗,所以未立即答應參加,後來經團長家蓁姊與社工師春雅商議後,認為不管比賽結果如何,至少有勇氣參加,就是自我肯定了,因此決定參賽。 首先遇到的問題是選擇什麼曲目,才能讓參加跳舞的姊妹,都有機會上台演出,經大家的決定,就從以前練過且熟悉的舞曲裡,挑出了-「人生按個讚」這首舞曲 但此舞曲是男女且多人合唱的歌曲難度頗高,討論後請出木棉花的歌后淑娜姊來助陣。 [...]

By |2025-04-29T23:06:05+08:0018 4 月, 2025|抗癌故事|0 條評論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