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教育-孕期乳癌

孕期乳癌 孕期乳癌 (pregnancy associated breast cancer, PABC) 是指在懷孕期間或產後一年內診斷的乳癌。 雖然發生率不高(約佔45歲以下乳癌患者的4%),但由於生育年齡延後,這類情況逐漸受到關注。 對於懷孕中的母親來說,不僅要面對乳癌的挑戰,同時還要兼顧胎兒的安全,因此治療時必須特別謹慎,關於孕期乳癌的治療,目前仍持續更新中,若有疑問請隨時與我們聯絡討論。 [...]

By |2025-04-21T08:42:08+08:0021 4 月, 2025|特殊族群乳癌|0 條評論

衛生教育-高齡者乳癌

高齡乳癌 乳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癌症,發病率位居第一。根據統計,台灣乳癌多在45-64歲之間發生,其中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約有213例,而50-64歲約210例。不過近年來,乳癌患者的平均診斷年齡逐漸往上升,同時也有較年輕患者出現的趨勢。一般來說,65歲以上被視為高齡,也有部分標準定義70歲以上為高齡乳癌族群。因為這些患者常伴隨心臟病、糖尿病,治療起來會更複雜,所以在治療前評估身體種況就會變得更加的重要。   如何評估是否適合治療 在治療高齡乳癌病友時,我們不只看實際年齡,更要評估整體健康住況(也就是功能年齡)。 例如: 先估算健康駐泰,若非常聊好,可預期生命超過五年,可考慮標準化療,美國家醫科統計資料指出,85歲左右可能就是一個簡單的決策界線。 可以使用一些簡便的問卷工具來檢查病友是否有共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身體功能、認知能力、營養狀況以及骨密度等。 許多專家建議,高齡乳癌的治療最好由乳房外科、血液腫瘤科、老年醫學及放射腫瘤科等多科合作,共同照顧,這樣能提高病友的治療成效。 儘管有些高齡病友能接受與年輕人相同的標準治療,但實際上,高齡患者參與全球臨床試驗的比例仍偏低,因此在何謂「標準治療」上常會出現爭議。但可以參考類似研究結果,提供全方面治療,同時兼顧生活品質。 [...]

By |2025-04-21T08:31:43+08:0021 4 月, 2025|特殊族群乳癌|0 條評論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