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到底怎麼發生的?
乳癌到底怎麼發生的?
有些人以為乳癌是因為太倒楣,但其實背後原因複雜得很,連醫生也沒辦法百分之百說清楚。不過,至少我們目前知道幾個重要的「嫌疑犯」,像是「荷爾蒙」和「基因突變」,就是乳癌的大咖危險因子啦!
危險因子1:荷爾蒙的「小心機」
你知道嗎?女性荷爾蒙雖然讓我們擁有女性魅力,但也可能悄悄助長乳癌的生長速度喔!比如說,像以下這些情況都可能會提高乳癌的風險:
- 初經來得特別早,或停經特別晚。
- 一輩子都沒有生過寶寶。
- 第一次生小孩超過30歲才開始。
- 沒有哺乳經驗。
如果你中了上面幾個條件,也不用馬上嚇得尖叫,但記得定期檢查,乳房健康早一步掌握很重要!
危險因子2:基因突變的「大麻煩」
如果把身體比作電腦,那基因就像系統裡的程式碼,負責控制細胞什麼時候長大、什麼時候退休(死亡)。但一旦基因發生錯誤(突變),細胞可能會開始叛變,變成癌細胞瘋狂繁殖,形成乳癌。
基因突變主要有兩種情況:
「天生自帶」的基因突變:
有些人從爸媽那裡繼承了「出錯的基因」,比如常聽到的BRCA1、BRCA2,這種狀況佔所有乳癌患者的約10%。這類型的基因突變,就好像你從出生就拿到一張乳癌的「風險VIP卡」,所以如果家裡有親人得過乳癌,建議你考慮一下基因檢測,早點知道風險,才能及早防範!
「後天出錯」的基因突變:
這種突變並非爸媽傳給你,而是在生活中慢慢累積的錯誤,像是暴露在輻射、接觸致癌物質,或甚至細胞自己在分裂時犯了錯。這些突變通常難以避免,但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習慣降低風險。
基因怎麼讓細胞變「壞」?
身體裡的細胞有兩種重要的基因在管控:
- 原致癌基因 (proto-oncogene)
原本乖乖負責細胞生長,如果一旦出錯,就會變成「致癌基因」,讓細胞像脫韁野馬一樣瘋狂長大。
- 抑癌基因 (tumor suppressor gene)
本來工作是控制細胞的成長速度、修復受損DNA,甚至讓細胞自然退休。如果這些基因壞掉了,細胞就會失去控制,逐漸癌化。
雖然乳癌看起來挺可怕的,但我們知道越多,就越能早點預防。
記住:有家族乳癌史的人要特別注意定期檢查,找醫師聊聊自己的風險,也能讓你安心許多喔!